理学院Jeffrey Reimers教授再次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

创建时间:  2016/03/23  龚惠英   浏览次数:   返回

        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ICQMS、我院物理系Jeffrey Reimers 教授最近再次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上发表了以上海大学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Gold surfaces and nanoparticles are protected by Au(0)–thiyl species and are destroyed when Au(I)–thiolates form"。这是Jeffrey Reimers教授继2015年11月在该期刊上以上海大学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的第2篇学术论文。
        PNAS是《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缩写。它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2015年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9.674,特征因子(Eigenfactor) 为1.6033(2011)
        黄金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几千年来作为货币和首饰在世界上流通。古埃及金字塔里华丽的镀金器皿表面的颜料就是用金纳米颗粒制成的。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Jeffrey Reimers 教授最近发表了金在现代纳米科技中的重要工作,揭示了金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原理,为生物医学成像诊断、药物传输和电子材料等应用提供了在金纳米科学研究领域的更深刻的认识。
        无机材料形成的纳米颗粒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金纳米颗粒表面往往被硫化合物连接并保护起来。金子是著名的"贵金属",也就是说它不会生锈 、腐烂或色泽变暗,不与周围的物质反应。那么金何以如此独特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金原子上的电子由于高速运动而变得很重。所以金虽然是金属,但是很多性质表现得像非金属的硫。事实上金可以氧化其它任何金属。在 金(I)-硫醇化合物(Au(I)-thiolates)中,金属金和非金属硫可以发生反应形成很强的共价键。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相信这就是硫可以保护金纳米颗粒表面的机制。
        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Jeffrey Reimers教授的研究表明,一种起源于更深层次理论的纯量子力学效应——范德华力,才是使硫和金结合的原因。虽然范德华力很弱,但是在所有元素中,硫和金正好可以产生最大的范德华力,使它们之间形成足够强力的结合。Jeffrey Reimers教授的研究揭示了金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原理,由此我们可以预测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Brust-Schiffrin纳米颗粒合成法的中间产物及其未知的机理。该研究也为生物医学成像诊断、药物传输和电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上海大学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力争使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了推进学校的新一期发展规划,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
http://icqms.shu.edu.cn) 在Jeffrey Reimers教授和任伟教授的主持下,已于2014年9月成立。迄今为止国际中心已经在PNAS,以及物理、材料、化学、纳米的其它重要学术期刊PRL , JACS, Nano Letters,Adv. Funct. Mater.,PRB,APL等发表数十篇论文。

文章链接:
 http://www.pnas.org/content/112/45/E6101

  http://intl.pnas.org/content/113/11/E1424.full

上一条:上海大学化学学科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下一条:中科院微系统所曹俊诚研究员来理学院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理学院Jeffrey Reimers教授再次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

创建时间:  2016/03/23  龚惠英   浏览次数:   返回

        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ICQMS、我院物理系Jeffrey Reimers 教授最近再次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上发表了以上海大学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Gold surfaces and nanoparticles are protected by Au(0)–thiyl species and are destroyed when Au(I)–thiolates form"。这是Jeffrey Reimers教授继2015年11月在该期刊上以上海大学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的第2篇学术论文。
        PNAS是《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缩写。它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2015年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9.674,特征因子(Eigenfactor) 为1.6033(2011)
        黄金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几千年来作为货币和首饰在世界上流通。古埃及金字塔里华丽的镀金器皿表面的颜料就是用金纳米颗粒制成的。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Jeffrey Reimers 教授最近发表了金在现代纳米科技中的重要工作,揭示了金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原理,为生物医学成像诊断、药物传输和电子材料等应用提供了在金纳米科学研究领域的更深刻的认识。
        无机材料形成的纳米颗粒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金纳米颗粒表面往往被硫化合物连接并保护起来。金子是著名的"贵金属",也就是说它不会生锈 、腐烂或色泽变暗,不与周围的物质反应。那么金何以如此独特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金原子上的电子由于高速运动而变得很重。所以金虽然是金属,但是很多性质表现得像非金属的硫。事实上金可以氧化其它任何金属。在 金(I)-硫醇化合物(Au(I)-thiolates)中,金属金和非金属硫可以发生反应形成很强的共价键。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相信这就是硫可以保护金纳米颗粒表面的机制。
        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Jeffrey Reimers教授的研究表明,一种起源于更深层次理论的纯量子力学效应——范德华力,才是使硫和金结合的原因。虽然范德华力很弱,但是在所有元素中,硫和金正好可以产生最大的范德华力,使它们之间形成足够强力的结合。Jeffrey Reimers教授的研究揭示了金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原理,由此我们可以预测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Brust-Schiffrin纳米颗粒合成法的中间产物及其未知的机理。该研究也为生物医学成像诊断、药物传输和电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上海大学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力争使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了推进学校的新一期发展规划,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
http://icqms.shu.edu.cn) 在Jeffrey Reimers教授和任伟教授的主持下,已于2014年9月成立。迄今为止国际中心已经在PNAS,以及物理、材料、化学、纳米的其它重要学术期刊PRL , JACS, Nano Letters,Adv. Funct. Mater.,PRB,APL等发表数十篇论文。

文章链接:
 http://www.pnas.org/content/112/45/E6101

  http://intl.pnas.org/content/113/11/E1424.full

上一条:上海大学化学学科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下一条:中科院微系统所曹俊诚研究员来理学院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