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公布,上海大学理学院第一完成单位2项成果(人)获奖。张登松教授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全市仅有10人获此殊荣。李常品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蔡敏博士作为第二完成人申报的“反常扩散模型的数值分析”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张登松教授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张登松教授长期从事能源环境催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了多种减污降碳新技术。针对非电行业烟气NOX净化催化剂易中毒失活的关键科学难题,提出了以保护位抑制催化剂中毒失活的新理念,揭示了低温烟气脱硝及抑制催化剂中毒作用机制,发明了非电行业复杂工况低温烟气脱硝工艺技术,经工程验证实现了超低排放,脱硝降碳效果显著,构建了非电行业烟气脱硝推广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张登松教授主持承担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课题、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等。已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与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Commun、Chem Rev、JACS、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Technol、Adv Mat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27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2.8万余次,H指数为98,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睿唯安,2020至今)和中国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2018至今),并于2023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李常品教授团队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反常扩散描述粒子的均方位移与时间的非整数次幂呈线性关系,它不服从经典的菲克定律。这种现象在超冷原子、质膜中的离子通道、细胞质中的胶体粒子、细胞核中的端粒、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分输运、蠕虫状胶束溶液、弹簧-质量谐振系统、火成岩风化、固体耗散、固体地球中的波衰减、星际介质中的标量混合等中被观测到。反常扩散的数学模型表现为分数阶(非整数阶)偏微分方程。
李常品教授自2001年初就从事分数阶微积分及其应用的研究,他是国内自主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早期学者之一。李常品教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培养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逐渐成长为这一领域的生力军。该获奖项目提出了求解刻画反常扩散现象分数阶偏方程的高效稳定算法,具体说来,包括三方面内容:1)系统研究了分数阶数值积分、数值微分,2)提出了反常扩散偏微分方程模型的一系列数值算法,3)建立了反常扩散偏微分方程模型数值分析的一般框架。这些成果揭示了反常扩散的物理规律和动力学演化机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