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公布了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入选名单,理学院数学系徐姿教授入选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教育平台),刘见礼教授入选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此外数学系张红莲教授入选2023年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教育平台),何卓衡教授入选2023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教育平台)。
东方英才计划旨在支持在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在学科建设、专业团队、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带头或骨干作用,能够影响本专业、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显示出明显的科研创新能力、育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创新人才。重点支持在科研、生产等专业技术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的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学术学科带头人。

徐姿,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副系主任。担任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运筹学会理事。现任Springer 旗下著名优化期刊J. Global Optim.客座编委;担任国际SCI期刊PLOS One和国际期刊Numerical Algebra, Control & Optimization编委。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和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2020 年获得中国运筹学会青年科技奖。2023 年获得上海大学第十四届上海大学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是最优化理论、算法及在机器学习等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其中包括国际运筹优化三大顶级期刊之一Mathematical Programming发表1篇,国际运筹优化三大顶级期刊之一的SIAM Journal Optimization 2 篇,在国际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顶级期刊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发表1篇,在国际无线通信顶级期刊IEEE JSAC 发表1 篇,在国际全局优化权威期刊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发表3 篇等。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位国际权威的公开正面引用与好评,包括机器学习之父、美国科学院等三院院士Michael I. Jordan,人工智能领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Pei Jian,无线通信领域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Lajos Hanzo,信号处理领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Zhiquan Luo 和欧洲科学院院士G. Giannakis 等。
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国际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等17项国际级和国家级奖励;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2023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全国研究生建模竞赛一等奖、国家奖学金、首届上海大学吴兴华数学奖、2021年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等多项荣誉。

刘见礼,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与计算研究。主持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荣获“上海市优秀研究生成果奖(博)” “上海市优秀研究生成果奖(硕)”指导教师。在Int. Math. Res. Not.,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onlinearity, Calc. V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高等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委员会理事、上海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美国数学会评论员、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曾访问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上海数学中心等大学和科研机构。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主编)、参编教材2部,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1门,在《大学数学》等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参与教改项目2项。荣获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等10余次、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十佳好导师”、上海大学第三、四、五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大学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6届)。主持上海大学本科生联合大作业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市级课题4项,国家级课题2项。

张红莲,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主任和新致数学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中国数学会女数学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数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李理论会议组委会成员。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数学会Fan氏交流奖。
张红莲教授主要从事李理论和量子群理论、量子计算等方向的研究。与合作者合作建立了双参数量子仿射代数的结构和顶点表示理论、解决了近40年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系统完整实现并证明了McKay-Slodowy对应猜想等重要研究成果。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面上项目3项。代表性成果发表在《Comm. Math. Phys.》、《Trans. Amer. Math. Soc.》、《Lett. Math. Phys.》、《Journal of Algebra》等重要的国际期刊上。受邀在首届魅丽数学基础前沿论坛上做大会报告,全国代数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多次受邀在全国李理论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第二届中国-巴西联合数学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作为主要组织者,组织了2018年中美数学会联合会议-量子代数分组会议、2023年清华大学三亚国际论坛、2024年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研讨会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骨干成员(排名第二)、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近世代数》。领衔理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获批2021年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2018年上海大学三八红旗集体。始终坚守本科讲台并出色完成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十多名。

何卓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数学会理事。上海大学与比利时鲁汶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曾任美国奥本大学数学与统计系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何卓衡教授主要从事矩阵代数及其在信号处理、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截止目前,已在国际顶级期刊 Automatica 等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5篇发在 Automatica上,7篇 ESI 高被引论文,Google 学术引用1400余次,H指数21。入选斯坦福大学和 Elsevier 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获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参与人)、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参与人)、2019年度“郭本瑜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美国数学会 Math. Review 评论员,20多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曾受邀在美国、法国、韩国等的著名大学访问和作报告。